書庫

三大節日 - 端午節的緣由

09月04日,2015

  端午節的日期為每年農曆五月五日之節日,在亞洲是重要的節日之一,與新年和中秋並列三大節日,又稱端陽節、午日節、五月節、五日節、艾節、端五、重午、重五、午日、夏節、蒲節等,是源於對惡日(即農曆五月,因仲夏瘟疫流行而得名)的禁忌,同時是祭龍的節日,因此許多盛行端午習俗的地區裏都有驅瘟避疫的傳統習俗,在五術學理中,端午也是陽氣最重、最炙熱之時,百毒叢生的節日,所以在宅中便可淨宅、淨身、清理陽宅產品,讓端午的穢氣清除,輕鬆吃粽子,度過端午節日。
 
端午節的由來
  其實在紀念屈原與伍子胥的端午節日之前,在中國地區就有不少習俗有端午節的蹤影,尤其在吳越一帶更為常見,而端午活動最重要兩項:划龍舟和吃粽子,就是先從這一帶開始流傳至今,中國古代南方吳越人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,在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圖騰儀式,以求風調雨順、大豐收。他們便把食物裹在樹葉或裝在竹筒中,投至江中,至後來他們在這天划著獨木舟拜訪親朋好友的做法,並隨興舉行獨木舟賽,直到今日就慢慢演變成端午節重要的活動習俗。
 
  而端午名稱的由來始於「端」字,「端」有「初始」、「開端」之意,而按照曆法一月建寅,二月建卯之推,因此五月便就是「午」月了,「端五」也就是「初五」那一日,因此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「端午」,《燕京歲時記》便有記載:「初五為五月單五,蓋端字之轉音也。」。
 
端午節的傳說
  根據民間傳說大部分都認為端午節是紀念戰國時代的愛國詩人「屈原」,其實不只有這一則傳說,屈原只是一個代表性的傳說故事,端午節的傳說色彩還有很多很多!在這將列出其他的傳說故事,讓大家認識不一樣的端午佳節。
 
第一則 屈原投江
  傳說故事當然少不了屈原的故事囉!據《史記》屈原賈生列傳記載,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。由於他倡導舉賢授能,富國強兵,聯齊抗秦,而遭到貴族子蘭等佞臣的強烈反對並陷害,被楚懷王去職流放,趕出都城至沅、湘流域,就在他流放當中,因懷才不遇、憂國憂民之心而寫下了幾部不朽詩篇,如《離騷》、《天問》、《九歌》等,獨具風貌,影響至今!就在西元前278年間,秦大軍攻入楚國京都,楚國頓時陷入大火,人民哀聲遍野,屈原對這情況歷歷在目,心如刀割,心裡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,五月五日之時,寫下了絕筆作《懷沙》之後,抱石投汨羅江,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。
 
  屈原死後,楚國百姓便哀痛異常,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,不忍心屈原的屍體受到魚群的啃食,因而沿江划船敲鑼打鼓,並且投下飯糰餵魚,甚至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,用藥暈蛟龍水獸,以免傷害屈大夫,後來怕飯糰為蛟龍所食,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,外纏彩絲,日後便發展成我們現在所吃的棕子了。
 
第二則 伍子胥的紀念
  此傳說年代比屈原早,因此也有人說其實是紀念伍子胥,而這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,伍子胥是春秋時期的人,為楚國人,由於父兄均為楚平王所殺,子胥便棄暗投明,奔向吳國,助吳伐楚,戰五回而入楚都郢城,在當時楚平王已死,子胥掘墓鞭屍三百,以報殺父兄之仇,吳王死後,其子夫差繼位之後,吳軍士氣高昂,百戰百勝,攻越大勝,越王勾踐便請求和平,但子胥建議,應徹底消滅越國,可惜夫差不聽建言,奸臣讒言陷害子胥,夫差便賜子胥寶劍,子胥便當場自行了斷。死前對家人説:「我死後,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,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」,夫差聞言大怒,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,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。
 
第三則 曹娥尋父屍
 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説,是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的故事,曹娥是東漢上虞人,因曹父溺江而亡,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,日以繼夜沿江號哭。過了十七天,在五月一日也傷心投江,五日後兩屍合抱而浮起,從此傳為神話,此鄉人群而祭之,並興建曹娥廟,村鎮改名為曹娥鎮,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。
 
端午節的習俗
   每個節日當有當地的習俗活動,以表達對上天或對先烈的尊重,同時也是告訴周遭的人,今日這節慶是有特別意義存在的,所以各地的習俗雖不相同,但也大同小異,下面將簡單介紹一些端午節常見的習俗活動。
 
第一習俗 賽龍舟:
  說到端午節的主要習俗,絕對脫離不了的就是賽龍舟了!相傳源於楚國百姓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,許多人划船追趕搶救、爭先恐後!而在現代則是團隊精神的最佳活動,因此之後的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就成了端午節的重要活動之一,直至今日龍舟比賽以傳到世界各地,如:日本、越南、英國等,漸漸都可以看到龍舟的蹤影。
 
第二習俗 吃粽子:
  吃粽子是端午節第二重要的習俗,也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美食之一,又稱「角黍」、「筒粽」,到現在,粽子的種類花樣繁多,各地的粽子都有獨道的特色與美味。根據記載,早在春秋時期、晉代、唐代,就都有粽子的存在,尤其在晉代粽子就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,每年的五月初,中國百姓百家都要浸糯米、洗粽葉、包粽子,花色品種多不勝繁,吃粽子的風俗,千百年來,在中國盛行不衰,而且流傳到北韓、日本及東南亞諸國。
 
第三習俗 佩香包:
 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,有避邪驅瘟之意,實際上是用於點綴之裝飾,香囊內有硃砂、雄黃、香藥,外包以絲布包裏,清香四溢,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,品種也是依各地區的特色而有所不一,有著各種不同的形狀,形形色色,玲瓏可愛。
 
第四習俗 懸艾葉菖蒲:
  在端午節門口掛艾草、菖蒲(蒲劍)或石榴、胡蒜,都有其原因,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,通常都將艾、榕、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,然後插或懸在門上,象徵卻除不祥的寶劍,因葉片呈劍型,所以方士們都稱它為「水劍」,後來的風俗則引伸為「蒲劍」,可以斬千邪,通常這在台灣比較少見到,但有些地區還是有著這樣的習俗傳統。
 
第五習俗 喝雄黃:
  因端午節後各種蟲類,百毒開始活躍起來,瘟疫就會漸多,而雄黃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,所以民眾則起而開始飲用,希望收到去邪、去瘟、去疫的效果。
 
第六習俗 懸掛鍾馗像:
  臺灣較少有此一習俗,是根據傳說唐明皇曾夢到一個大鬼和一個小鬼,小鬼在偷吃東西,大鬼便把它捉到吃了,唐明皇便詢問大鬼之名,得知了鍾馗是除妖魔之士,於是明皇醒後,就叫畫家吳道子照他夢中所見,繪出鍾馗像來除邪。原本鍾馗像是在歲末時才掛的,是到明末或清初才漸漸在端午才有的習俗。
 
端午節的祭祖拜神方式:
 
祭拜對象:祖先或地基主
 
祭拜地點:自家供桌或廚房
 
祭拜時辰:祖先是上午10:30到12:00之間,地基主是午時〈11:00到 
     13:00之間〉
 
祭拜供品:祖先為熟三牲(豬肉、全雞、魚),地基主為簡單菜式、滷蛋、
     雞腿(這是最愛)、白飯與菜湯
 
燒化金紙:九金(大部份使用)、銀紙(少部人使用)

端午拜神〈地基主〉的小小補充:
傳聞,地基主是所有的神裡最小的神明,如果太晚燒紙錢的話會被其他的神給搶去,這是不對的,其真正原因是因為地基主神職小,受供時間有限制,時間為一炷香之時間,因此想要地基主佑護,得必須在這時間內把想說的話跟地基主告知喔,還有別忘了雞腿供品喔。
TOP
TOP
電話聯絡 線上客服 八字排盤